初學打鼓




學習新事物,讓自己從初學者的角色再次出發!



一直一來都想要學習一個樂器,大學由於選擇了運動,放棄了樂器。

現在,決定花點錢,讓自己從頭開始,來證明大家常說的,「學習,什麼時候都不嫌晚!」


首先,我必須先說明,去年暑假我在台北零零散散地上了幾次打鼓課,但....現在想起來,我什麼都不記得了,也不會所謂的「基礎功」。

於是,今年下定決心,我想真正學會!上網不斷爬文,找到了新竹的灰階樂器行。

第一堂課,我想打鼓課程的老師一定會問我:你為什麼想學?(似乎已成為一種慣例)

其實我很討厭老師問我這個問題,甚至發現似乎才藝課老師好像都喜歡問這個問題,但換到自己身為教師的角度來看,恩...就是必須先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,所以必須問吧!

但是,身為學習者時,其實我就是沒有所謂的「原因」要學這個樂器。

很純粹地就是興趣,就是想學。

自己深思過後才發現,具有目的性學習,也許能給自己壓力、逼迫自己往前、學習的動力稍稍增強,但其實,沒有一個動力是比得過自己內心的渴望的!

在出發第一堂課之前,我決定老師如果問我這個問題,我就是要很斬釘截鐵的說:沒有原因!就是想學!!

果不其然,老師問了這個問題,接著再問我,那我想學到什麼程度呢?

沒多想什麼,我說,我想打出一首歌!

第一堂課,我就深深著迷課程之中!

也默默決定,我跟定這位老師了!

因為,第一堂課,居然不再是無聊的打著所謂的「基本節奏」動吃咚吃...這種自己就算打了也抓不到節奏感、不知為何而打的基本功。

一樣的「基本節奏」,利用了節奏性較強的歌曲,一起找出重音,一起享受音樂,再加入所謂的「基本節奏」。

默默地,就這樣用基本節奏打完了一首歌、兩首歌、三首歌...

我才發現,原來我在打的基本節奏是這樣子使用的!

“藉由學習新事物,讓我又能夠重新站在初學者、學習者的角度,在自己教學時,能夠體會學生的心情、心境,更能夠了解學生到底想要的會是什麼。”

讓自己立刻想到,面對零程度的學習者,他們要的到底是什麼?

所謂的基礎功、基本拼音、發音,當然是必須學習的,要學會了才能夠繼續學習更多的東西!

但,若只是一味的教學「基礎功」而不告訴學習者,這是如何運用、使用在真正的工具之中,其實學習者就算學了,也不會深深烙印在腦海中的!

原來是這種感覺,常常會不小心陷入了教拼音就是拼音,但卻忘記了,學生想要的不只是所謂的「拼音」,他們要的是如何運用這個語言溝通、如何去對話。



記錄下這種感覺,告訴自己身為一個零程度的學習者時,心態、感覺是什麼,反過來,當自己是教學者時,就必須要站在學習者的立場,去思考、去準備學習者真正想要的課程、學習方式!



目前已經上完三堂課,自己是一個什麼都想嘗試、冒險的人,但是,就是怕無法持之以恆,藉由紀錄下學習的過程,讓自己能夠不斷地不斷地學習下去!也能夠記得一位初學者的心情,去了解學習者的需求!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